茅台2011年-2015年年报呈现出六大看点
2010年-2015年,是茅台发展历史上面临市场变化最快的五年。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中,茅台集团逆势上扬,刷新了历史上实力最强、发展最快、品牌影响力最强等一系列记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跨越增长,实现白酒产量39.5万吨,较“十一五”增长92%,年均增长8.93%。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17.3万吨,较“十一五”增长72%,年均增长4.13%;销售收入(含税)1825亿元,较“十一五”增长233%,年均增长21.85%;利润总额994亿元,较“十一五”增长258%,年均增长23.49%;上缴税金660亿元,较“十一五”增长222%,年均增长22.85%;工业增加值1404亿元,较“十一五”增长273%,年均增长26.45%。
看点一:营收和利润双双继续实现保守性稳增长
根据茅台股份2011-2015年年报显示,从2010年到2012年间,茅台股份乘“黄金十年”契机,获得飞跃发展,营业收入同期增长率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即使是行业深度调整开始的2012年,营收同期增长率仍超过16.88%。而随着2015年行业出现回暖征兆开始,茅台股份的营收增幅也开始提升,营业收入超过326亿元。
看点二:蓄水池扩大为增长提供动力保障
从报表看还有一个突出表现在于“蓄水池”——预收账款增长超预期,与没有明显提升的业绩增速形成鲜明对比。田卓鹏指出,这不仅是茅台今年保增的重要源泉,也是茅台提前向行业释放出今年将继续积极向好的信号。从2015年全年来看,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3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分别为92.23%和14.64%,因此净利率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为50.38%。2015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的预收账款82.62亿,较上年末提升459.76%,经营性现金流174.3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8.02%,则是茅台股份动销良好、业绩增速提升预期的积极信号。这说明,第一,茅台的市场需求在增长,第二茅台经销商的市场库存已经消耗殆尽,第三经销商们普遍看好茅台。
看点三:系列酒增速后劲强健
进入行业深度调整期后,不少白酒企业迅速开始了调整动作,茅台也提出欲把定位为大众市场的系列酒打造成股份公司新经济增长极、提升酱香系列酒贡献度,并于2014年成立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将系列酒单独运营、单独结算。经过2015年一整年的运作,2015年茅台系列酒营收同比增长18.49%,并与行业平均增速5%,形成巨大反差。
看点四:海外增长进入高速状态
在2013年、2014年,随着国内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茅台整体营收增长增速放缓,2013年、2014年年报显示仅同比增长分别为16.88%、2.11%。2015年年报茅台当年度营收同比增长依旧仅为3.42%,但国外营收增长却高达33.62%(国内营收同比增长仅2.23%),营业收入比2011年度增长了967917618.62元。而据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2015年茅台酒出口跨过了2亿美元大关。仅前三季度,茅台进出口公司共计出口茅台酒及系列酒958.27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7.50%。其中,53%vol茅台酒出口942.93吨、年份酒出口5.74吨、系列酒出口9.60吨,实现出口创汇1.72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20%,并成就了茅台酒在全国白酒行业中的出口占比达到了50%。尤其2015年,借助于巴拿马事件,茅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活动,极大带动了国外市场消费氛围和销售份额,当年度出口增速达到了33.62%。
看点五:现金分红和比例成双高
长期“把持”中国第一高股的茅台,分红指标历来被看好(表5)。尤其是2015年,茅台股份现金分红数额和比例成“双高”之势。不但是每股现金分红6.171元创下今年“年报季”分红之最,分红的总额和比例也提高到了历史新高点。由此,证券公司普遍预判今年茅台股市或将继续保持平稳上升状态。
看点六:茅台及系列酒产能下降,未来涨价有预期
茅台及系列酒基酒产能在2015年首次下降,这一方面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指标,另外也为茅台未来三五年内的紧俏度和价格进一步拉升打下了基础。田卓鹏进一步指出,基酒产能下降不会对茅台的计划销量产品明显影响,因为茅台基酒储存是超千亿规模的,并且2015年的实际生产量、销售量和库存量都仍处于上升态势。
此外,他还从市场角度指出,基酒产能下降不仅不会对茅台的计划销量产品明显影响,还有益于未来涨价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