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周评丨不玩梗,“摆地摊”其实是个严肃话题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摆地摊,其实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工资没8000,不如摆地摊;

十年打工一场空,摆摊三年变富翁;

工作不好找,地摊搞一搞。”

最近,要是朋友圈里没有刷到几个嚷嚷着要去摆地摊的好友,就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朋友圈是不是太不“fashion”了。

最近,在总理的鼓励下,地摊经济重新被摆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面前。鼓励发展地摊经济的消息一出,一边是大批网民怀念自己城市曾经热闹的夜市,一边是媒体频繁报道摆地摊每天流水几千上万,仿佛发家致富就靠摆摊了。最后,是各个社交平台上各行各业的人自我调侃要去“摆地摊”。

但快讯君也发现,网络上的地摊经济热很大程度是“跟风”和“玩梗”的热。比如有人在地摊上摆出飞天茅台,有人弄个精美的小摊摆拍只为发张照片“蹭热度”……

互联网用娱乐的方式解构了地摊经济的实质是经济和就业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摆地摊是一件艰苦、辛苦,还有风险的体力活儿,也忘记真需要摆地摊的是数亿需要工作和收入的低收入人群。

摆地摊,其实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成都率先出台政策允许商贩临时占道经营,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1595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8260个,大型商超占道促销点88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6384个,增加就业岗位8万个,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刺激效果非常明显,各个城市迅速跟进。上海将举办首届夜生活节,南京新增1410个临时外摆摊点,重庆免费拿出商业面积支持摆摊。郑州还出现“后备箱地摊”,居民将私家车后备箱变成摊位,凑一凑地摊、夜市的热闹。

“摆地摊”隐隐有了几分几年前“人人创业”的风口气象。但与曾经的创业时代不同,地摊经济门槛更低,更适合普通人创收。

人们怀念地摊和夜市,是在怀念一座城市烟火气,也是在怀念便宜、便捷的城市生活。当城市为了成为现代文明的标杆,将地摊、夜市收纳进店铺和商场,也消解了城市的温度和气味。

这也引发了我们另一个思考,地摊经济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蕴藏着多大的经济能量。地摊是增量市场还是和店铺存在竞争的存量市场?

当政府鼓励正确引导和发展地摊经济时,那么多人在怀念一座城市标杆型的夜市,那些人声鼎沸之下正是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于依赖餐饮消费的酒业来说,如何接轨地摊经济?

从业态上说,地摊经济大多是小零售和餐饮。餐饮中以烧烤、麻辣烫等重口味、好制作的类型为主,相较而言更适合啤酒、小酒和光瓶酒。中高端白酒很难参与到大排档、夜市的环境中,也有产品和品牌本身的定位不符。所以尽管“地摊经济”已经热到快烧起来了,白酒品牌还是应该保持清醒,有些热度可以不蹭,若是要蹭则要讲究正确的方式方法。若是以前文提到的摆地摊卖高档酒的方法出镜,难免会对品牌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地摊经济是一个能看见众生百态、人间烟火的地方,相信在地摊恢复之初会有很多人会“重温”青春,而这也是酒业进行营销的好时机。尤其是随着夏季的到来,地摊、夜市将逐渐火热,而这时白酒的消费淡季,需要抓住热点来营造品牌氛围。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拉动光瓶酒品类的销量。

不仅是白酒,葡萄酒、果酒等相对小众的酒类更应该在地摊经济中寻找自己的切入口,放下“架子”的产品好好接一接地气,也丰富一下地摊餐饮的酒类选择。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