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泉:一瓶好酱酒的百亿进阶样本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酒业大商朱跃明和王富强在广西聚到了一起。

一个是浙江商源的创始人,一个是广东粤强的掌门人,如今,这两位行业的标志性人物,都为丹泉而来。朱跃明和王富强表示,他们已是多次到访丹泉,而这次都带来了各自的精英团队。最终,商源和粤强,都与丹泉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并正式签约。

酒业大商往往有着极其敏锐的市场嗅觉,他们更能判断一瓶酒的优劣,以及判断一个品牌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丹泉,显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们会为丹泉组建专门的团队,我们希望能和企业成为一家人。”朱跃明这样说。

丹泉之美

说起选择丹泉的理由,朱跃明和王富强表示,他们不止是选择一个品牌或企业,更是选择一个长期合作的伙伴,其品质、品牌、规模缺一不可,“丹泉都具备。”

“丹泉的酒体,很干净!”一位行业人士在品鉴之后如此评价。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程劲松的评判或许更有专业性,也更权威:丹泉酒既具有茅台酱酒的醇厚丰满,又具有古蔺酱酒的绵柔,南丹是除了茅台之外第二个能生产出如此高端酱香型白酒的地方。

程劲松将丹泉放在了与茅台、郎酒这两个酱酒品牌同样的位置,而事实上,这也是市场对丹泉的评价和定位——广西丹泉,已然在高端酱酒领域,与黔茅、川郎呈三足鼎立之势。丹泉,偏居广西南丹十八年,默默耕耘锤炼,一朝初试啼声,便惊艳整个业界。

为了酿出一瓶好酒,丹泉酒业堪称是不惜工本:自主种优质高梁,从源头上保证原料的安全与品质;即使在白酒寒冬期,也在不断投入;为提升酒质和储能,斥巨资打造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认证的世界最大的藏酒洞——洞天酒海。

丹泉酒业已经发展成为集酿酒、旅游、白酒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企业,也是广西规模最大的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年产酱酒1.5万吨,储酒6万多吨,酱香型白酒产储量居全国前列。在不久的将来,丹泉的年产能还将达到3万吨。

有品质,有规模,丹泉已初步具备一瓶好酒最基本的素质。

凌厉的全国化攻势

丹泉酒业,雄霸一方,已然是桂酒龙头,而它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祭出“振兴桂酒 百亿丹泉”的旗帜,开启全国化扩张战略。

区域酒企开启全国化扩张路径,很多时候是受到全国名酒下沉的影响,而被动采取的应对策略。丹泉对大本营南宁市场,有着绝对掌控力,是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它的全国化扩张,是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主动选择的进击之路。

从丹泉将自己放在与黔茅、川郎三足鼎立的位置就能看出,它试图成为一个品牌领导者,而非跟随者。这就要求丹泉酒业,要在最大化的范围内,将价值做到最高,而不仅仅满足于在有自己主导力的区域范围内做深耕。

在南宁市场之外,丹泉酒业不断横向扩张市场,并落地深耕。有了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从广西走向全国,它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2018年,丹泉酒业正式进军全国市场。现在,它已在全国设立了15个销售大区、120个销售区,业务网络覆盖全国。它的全国化的攻势,实在凌厉。

在实战中,丹泉酒业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营销打法,即“5533营销模式”——五级终端体系,包括核心店、高级核心店、专卖店等;五级品鉴体系;三会推广模式,包括高端会所消费、高端政商会议等;三旅体验,即组织经销商、消费意见领袖回厂游。

其中,对于专卖店,丹泉酒业营销公司总经理魏洪透露,“目前白酒专卖店的营销效率最高,其背后的逻辑是要有关系资源。2019年,我们开了300多家专卖店,到2022年,要开到1000家。”

回厂游也是丹泉酒业的“杀手锏”——整合集团内部资源,以旅游和“洞天酒海”为依托,丹泉酒业每年接待“回厂游”的经销商、消费者,就高达5万余人。借助回厂游,丹泉酒业让到厂嘉宾真切地感受到产品品质,由此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并形成良好的二次传播,并最终反映在销量上。

现在的丹泉酒业,实现多年业绩翻倍增长的势头,成为酱香白酒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给了丹泉极高的评价:当下酱酒火热,但真正火的是有品牌的产品,没有品牌的酱酒很难推动,而当进入后酱酒热时期,“只有像丹泉这些做品牌、做营销的企业,才能活下去。”

丹泉的百亿野心

 “做百亿企业,丹泉有信心,也有实力。”丹泉酒业董事长吴荣全这样说。他的底气,源于雄厚的家底。毕竟,丹泉年产能已达1.5万吨,储酒6万多吨,市值达300亿元之巨。

酱酒未来的竞争,必是品牌之争,但在热度不减的当下,抓住趋势,抢占市场份额才是当务之急。产能是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

仁怀的酱酒企业们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早在2019年,就不断有企业对外公开扩产计划。只是,因建设时间及酱酒酿造周期的特殊性,新增酱酒产能至少要在三年之后才可能集中放量。产能过万吨的酱酒企业,屈指可数,丹泉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点上,它占尽先机。

“丹泉现在正向百亿目标稳步迈进。”魏洪这样说。他的底气,显然来自市场的认可和支持。

商源集团、粤强酒业显然能为丹泉酒业的发展加持赋能。商源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酒水服务商,也是中国酒水流通行业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产业链最齐、最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之一。

粤强酒业成立至今已逾30年,业务立足于广东,辐射全国,在全国拥有800多个二级经销商,在广州及周边地区拥有超过15000家名烟名酒专卖店、酒楼、宾馆等终端客户,与广东省内大型商超系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品牌价值近90亿元。

在送走商源和粤强之后,吴荣全又迎来另一个酒业大商和一个致力于消费产业投资的资方。在他们看来,丹泉酒业正在成为白酒主流品牌的路上,是不可多得的“价值洼地”。

在酱酒的大时代,大商和资方的加持,让丹泉酒业的百亿梦想,触手可及。

丹泉的格局

丹泉能得到酒业大商和资方的青睐,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利益,可以实现短期的合作,但如果是长期合作,必然是基于趋同的价值观。

酱酒的特点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以及资金沉淀量大。酱酒,是一个用时间、金钱换品质、换价格、换口碑的白酒品类。没有足够的资本实力,没有足够的定力心性,以及耐不住寂寞,都难以做好酱酒。简而言之,有实力,有耐力,才能真正做好酱酒。

恰恰,丹泉酒业就是那个能耐寂寞者。

“不求五百强,争做五百年”。这是吴荣全做企业的理念,也是他的价值取向。正是因为有着如此的胸襟和格局,让丹泉能沉淀下去做好品质。

在酒之外,丹泉集团的业务涉及有色金属采选冶和深加工、房地产开发、旅游投资开发等,而为了做好丹泉这瓶酒,吴荣全把集团所有资源都倾斜在白酒之上。这就是丹泉酒业即使在白酒寒冬期,也能不断发展的底气所在和实力所在。

“‘不求五百强,争做五百年’的企业理念,让我深感震撼!”朱跃明并不掩饰对丹泉的偏爱。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