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高峰论坛顺利召开,助力“高大尚”平谷建设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近日,糖酒快讯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楷博进行了专访,通过对“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建设与发展的介绍,为大家呈现了一幅美好蓝图。

春意盎然的四月,伴随着消费复苏的强劲信号,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于12至14号在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成都隆重召开。自12日正式开幕以来,展会现场就迎来源源不断的参观者,各界人士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参观客商人流量相当客观。

不同以往,今年新增了一台“重头戏”——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高峰论坛。论坛由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管理委员会、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协办,于4月13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9号馆顺利举办。

此次,糖酒快讯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楷博进行了专访,通过对“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建设与发展的介绍,为大家呈现了一幅美好蓝图。

建设“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的基础条件已具备

“我们建设的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就是要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发挥农业中关村优势,要建设科技之谷、产业之谷、尚食之谷、幸福之谷。”

采访之初,王楷博就提到了“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的打造对于北京乃至全国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建设“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是在满足人民对吃的营养、吃的健康的美好需求的同时,更好服务好保障好首都大城市食品供应安全。

王楷博认为,“现代食品营养谷”可以用拆分的方式进行理解,即:现代食品、营养和谷。

现代食品就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多元化食物,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食的向往,就是要轻食、三减、标准化、产业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就是要吃的健康安全。主要要素应包括科技、创新、美味、营养、安全。

营养是”现代食品营养谷“的核心。国民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优先地位,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作用。当前,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生活方式、饮食营养、个性化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等方面的变化,对营养健康食品提出了新的需求。

谷,传统理解是汇聚之地。换言之,就是食品营养科技汇聚之地。相关的行业企业在此集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园区发展。因此提出了食品科技策源地,营养健康新地标的概念。

“现代食品营养谷”的总体定位是加速推动传统食品工业的供给侧改革,培育创新能力一流、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集群。立足平谷、服务首都、辐射全国,建成“三基地一特区”。

即食品营养科技成果孵化、中试基地;食品营养活力创新企业总部基地;高端食品供应及全景消费体验基地;政策与机制先行先试的创新特区。

目前,“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已经成为平谷区重点建设的四大主战场之一。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近一年来,以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为核心的“高大尚”平谷建设如火如荼,为打造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深度赋能。如今,建设“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的基础条件已具备。

王楷博从以下四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阐述:

一是有基础。平谷山好、水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好生态能够生产出好食材,好食材保障了营养健康的好食品。平谷园内目前已经聚集了首农、旺旺、紫兴园、圃美多、苏坨、味食源等30多家食品企业,融合了传统食品生产、中央厨房、预制菜、食品调味、蛋白研制等多个领域。

二是有准备。平谷已与荷兰瓦大、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食品协会、中国轻工协会、北京食科院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签订了深入合作协议,创新资源不断集聚,为建设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奠定坚实基础。平谷区正在积极争创中国(平谷)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创建方案已报农业农村部。

三是有空间。中关村平谷园现有已完成一级开发的工业用地储备约665亩,具备直接上市条件,待盘活用地200多亩。正在开发建设的50年产权、可租可售的标准化厂房约46万平方米。还有已建成的标准化厂房约22万平方米,可满足直接租用落地。

四是有政策。中关村平谷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板块之一,能够享受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的各项政策和农业中关村十条政策。平谷区也出台了30项产业政策。后期将陆续出台针对食品营养产业的支持政策。

“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未来规划已十分明确

作为打造农业中关村的重要支撑,“现代食品营养谷”在未来的规划也已十分明确。

据王楷博介绍,“现代食品营养谷”将分三阶段建成全球食品营养领域前沿技术—核心产品—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建成国际食品营养谷。

第一阶段,到2025年,初步建成创新活力迸发的食品与营养健康科技创新中心;第二阶段,到2030年,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食品与营养健康科技创新高地;第三阶段,到2035年,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食品与营养健康自主创新示范区。

结合目前已经具备的条件,目前“现代食品营养谷”的重点工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攻关五大创新方向。具体而言,就是预制菜及智慧供应链;生物合成新食物资源;活性因子、功能性食品创制;绿色减损加工;食品营养靶向定制。

其次要培育五大特色产业。做强做精预制菜产业,谋求主导地位;大力培育替代蛋白产业和精准营养产业,形成领域特色;发展功能性基料产业和智能装备产业,奠定未来基础。

同时,实施八大重点任务,树立全产业链思维,联通“现代农业-食品营养-仓储物流-休闲旅游”。引进一批产学研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力量;打造一流的营养健康双创孵化开放性生态系统;成立能够链接“政产研”多主体的战略创新组织;打造创新引领的高端食品及营养健康产业链条;建设承接创新项目落地的基础条件和能力载体;六是探索快速化吸引创新主体集聚的先行先试机制;构建农食融合保障首都食品安全的供应体系;培育营养健康文化传承与展示的体验消费场景。

最后,要建设六大公共平台。即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集采交易平台、展示体验平台和冷链物流平台,构建一流的双创孵化开放性产业生态。

助力企业、实现共赢,中关村平谷园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为更好的助力企业发展,实现共赢,中关村平谷园的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王楷博谈到,一是充分享受政策。入园企业享受国家级政策中关村1+5政策支持,享受北京市级政策农业中关村十条。

二是搭建展销平台。目前,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展示中心正式建成运行,不仅为现有食品企业提供了产品展示平台,同时搭建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三是成立服务中心。中关村(平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运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并开展了银企对接、政策解读、政策申报指导等一系列惠企助企活动。

四是推行管家服务。建立“网格化+服务管家”模式,组建“网格群”,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作为一、二级网格长全部入群,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动态,助企纾困。

五是持续研发能力。今年将建立食品营养与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为入园的食品企业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服务企业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各食品企业是打造“现代食品营养谷”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因此,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政企携手,共同助力“高大尚”平谷的建设。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