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为媒、以诗表意,从“诗酒相融”洞见西凤的本真与升维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十年丝路浸润酒香,“丝路国礼”传递美好。


十年丝路浸润酒香,“丝路国礼”传递美好。

 

文 | 邓贤辉  李华

 

诗心酒兴,酒性诗情,诗与酒从古至今总是紧密相连、息息相通,并不断碰撞出绚烂的色彩。

 

3月7日,以“诗酒飘香、悦享世界”为主题的“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颁奖典礼在西安隆重举行,国内外诗词创作、研究与传播领域的文学名家、文化学者、意见领袖,以及西凤酒厂领导和有关行业代表出席盛典,赓续“丝路精神”、共议中国诗酒文化发展新路径、感怀“一带一路”十周年来的丰硕成果。

 

 

同时,在此盛典中,作为中国诗酒文化的重要载体,西凤酒还重磅公布了最新的历史溯源成果,详细呈现了中国酿酒技艺发端于西凤的源流考证以及史前时期秦中地区酿酒技艺的考古发现,用能够考究的历史证据,串联起西凤酒的前世今生,佐证了西凤酒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

 

十年丝路开新局

诗酒相融暖世界

 

酒是液体的诗,诗是情酿的酒。在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酒如同一道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情感、精神的寄托,神圣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而诗,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精髓,其更是中华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文化基础。

 

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凤酒积极寻找文化融合的共通点,加速推进中国白酒“走出去”:2022年,西凤酒走进葡萄牙、卢森堡等5国大使馆;2023年,五星红西凤作为国宴用酒亮相中国-中亚峰会……在这一过程中,西凤酒以酒为媒,向世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写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新篇章。

 

而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光辉时刻,西凤酒倡导举办“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组委会数据显示,“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受到了全国17个省市以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作诗人参与,活动总曝光超3亿次,共征稿6000多首作品,其中精品古典诗词多达3000多首,彰显了全球诗词创作与爱好者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热情和对西凤酒的喜爱。

 

胡占凡致辞

 

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胡占凡指出,酒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诗是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举办“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不仅是西凤酒酒以“丝路国礼”传递和平友谊和幸福,将美酒、诗歌、丝路文化的完美结合,更是献给世界诗词爱好者、广大消费者的一份文化厚礼和饕餮盛宴。

 

林峰致辞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致辞说道:“诗词被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明的悠久长河中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西凤集团公司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不仅传递了当代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艺术特质,也表达了创作者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丝路之中浸润着西凤酒香,而西凤酒里也装满了丝路故事。作为一场共建共享、共饮共唱文化盛会,“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诗酒飘香、悦享生活,也是西凤酒持续打造成以诗酒为主题、彰显文化自信与时代风貌的品牌IP。

 

张正致辞

 

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表示,西凤酒一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也是国家战略的支持者、践行者。在时代的浪潮中,西凤酒借诗词创作歌咏时代华章与美好向往,不仅体现了西凤酒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不断提升的文化影响力,更彰显了作为古丝绸之路璀璨明珠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厚情怀与坚定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重任,进一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深度参与国际交流,把握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以酒为媒、以诗表意,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表达,推动中国白酒在‘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下香飘万里、温暖世界。”张正同时说道。

 

历史溯源成果发布

透视3000年无断代传承的本真

 

中国白酒是文化的产物,西凤酒是中国知名的历史文化白酒,诞生于华夏文明肇始之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具有三千年无断代传承历史。

 

三千年来,年年酿新、年年出陈、生生不息,西凤酒记录了殷商的典故、包容了唐宋的繁荣、历经了明清的昌盛、沉淀了当代的辉煌,更见证着华夏儿女从远古智慧迈向现代文明的奋斗历程。

 

在西凤酒历史溯源成果发布环节,中国酒史专家、山东社科院历史研究员王赛时和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文明史研究院研究员路中康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详实的史料、严密的逻辑,得出了中国酒源自西凤、7000年古酒传四海的科学论断。

 

王赛时作题为《中国酿酒技艺发端于西凤之源流考证》的演讲

 

经过大量论证,《中国酿酒技艺发端于西凤之源流考证》研究成果显示:从商周之际中国酿酒技艺定型,到西周时期酿酒技艺随分封制度统一传播,中国的酿酒技艺历经秦汉、隋唐,以秦中为核心然后传向全国。王赛时也总结到:“中国三千年酿酒式法,源起西凤;中国三千年酒史发展,依托西凤;中国名酒未来大发展,必然西凤。”

 

路中康作题为《出土文物视野下西凤酒历史溯源》的演讲

 

在《出土文物视野下的西凤酒历史溯源》的分享中,路中康表示:“古老的宝鸡一带,酿酒和饮酒活动非常频繁,为中国原始酒业兴起和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基础。同时,以宝鸡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酿酒技术在逐渐发展成熟之后,通过川陕古道、丝绸之路等交通要道,在周秦汉唐时代不断向周边去扩散。”

 

业内人士指出,西凤酒深受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熏陶,她的演变与发展和中华文明相伴而行,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一代代西凤酒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并嵌入品牌成长的全过程,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西凤文化和酿造文化,这是西凤酒最深厚的价值底色。

 

以酒为媒、以诗表意

以文化交流促进品牌文化升维

 

三秦大地厚重的酿酒历史文化和酿造技艺传承,以及八百里秦川独特的自然生态和酿酒微生态,形成了西凤酒独特的酿造技艺和风格特点,也造就了西凤人坚守匠心、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而这正是名酒西凤的核心支撑。

 

新时期以来,西凤酒始终以匠心酿造促品质提升,以文化赋能促品牌发展,以市场拓展促业绩增长,并在“高端化、全国化”战略的指引下,又好又快的扎根在中国酒业第一方阵,推动着“重回一流名酒序列”目标的有序进行。

 

胡占凡、张正为荣获最佳诗词作品奖作者颁奖

 

林峰、张周虎为荣获卓越诗词作品奖作者颁奖

 

杭中华、于洋为荣获优秀诗词作品奖作者颁奖

 

此次,借“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的舞台,西凤酒以酒为媒、以诗表意,搭建诗词创作与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不仅向世界展示凤香风采、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享誉千年的诗酒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也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时,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表达。

 

同时,在这一彰显文化自信与时代风貌的品牌IP的打造中,西凤酒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以诗酒文化“搭桥”,依托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文化资源,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酿造技艺,还将积极推动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和国际交流,推动着这抹“中国红”持续点亮世界。

 

时代年轮滚滚向前,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作为集物质美和精神美于一体的民族品牌,西凤酒立足于三千年的华夏文化灵魂,传承中华酒文化基因,持续彰显中国酒源、丝路国礼的卓越影响力,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西凤名酒文化价值新表达,还将为文化永传承、社会更美好、世界更温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