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晓娟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春节假期刚刚落幕,酒企们便迅速从春节营销的热潮中抽身,纷纷召开“开年第一会”,开启了2025年的全新布局。
从品牌升级到市场拓展,从终端建设到文化表达……酒企们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纷纷交出了各自的答卷。与此同时,它们也在共同探索中国白酒行业在2025年破局前行的更多可能性,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双压”之下的战略突围
2025年对于中国酒业具有双重坐标意义: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又处于深度调整周期。据2021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预计2025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6690余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4180亿元,实现利润3340亿元。其中,白酒行业产量8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9500亿元,实现利润2700亿元。
如今迈进“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酒业的任务进度备受关注。据《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的预测,2024年中国白酒的总销售额约在8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为10%左右。若今年实现10%的增速,销售总额则约在8800亿元左右,全行业仍有近8%的增长缺口需要填补。这种“规划达标”与“行业调整”的博弈压力,迫使酒企在年度战略部署中展现更强决心。
在行业整体承压、目标任务艰巨的双重压力下,酒企的“开年第一会”不仅是鼓气会,更是决战“十四五”收官年的作战图,指引着酒企走稳发展之路。
自开工以来,五粮液、洋河、贵州珍酒、古井贡酒、迎驾贡酒、衡水老白干、丰谷酒业等酒企均召开了“开年第一会”。
从各酒企的“开年第一会”来看,不仅涵盖了“收心会”“工作会议”“开工仪式”“开酿仪式”等多种形式,在内容上也是各有侧重,或鼓舞团队士气,或交出“十四五”收官之年作战图,均展现出十足的发展信心。
三点共性
传递酒业发展信号
“开年第一会”中,酒企对于2025年的工作部署存在着三点共性。
其一是稳固价格体系。头部企业集体选择"控量挺价",本质是通过供需调节稳固价格体系。
从去年3月开始,五粮液就多次强调“坚持巩固八代五粮液核心大单品地位,坚持‘有价才有市,有市才有量’的基本逻辑,固化传统渠道配额,优化投放产品结构、渠道结构、市场结构”的策略思路,并取得了稳定批价的阶段性成果。如今从五粮液的“开年第一会”来看,保持核心产品量价平衡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同样,舍得酒业也在“开年第一会”上特别强调了控货挺价的工作主旋律。面对行业调整周期,舍得酒业一方面通过升级老酒战略2.0,纵深推动老酒品类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实施“控量挺价”策略以及加强市场营销,推动优势大单品品味舍得阶段性去库存。此外,衡水老白干也在会上提出“控量保价、渠道变革”的2025工作重点。
其二是强化数智赋能。经过持续的产业对接,如今数智技术已与酒企在产供销等环节实现了深度共联。2025年,酒企纷纷表现出了对数智创新的重视。
在迎驾贡酒的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安徽迎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永培表示,2025年迎驾贡酒要继续强化数智赋能,推进数字化营销,助力营销再上一个新台阶;舍得酒业以数字人“舍小满”为载体,展现出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发展路径;衡水老白干在2025年“七项变革”中提到要“拥抱人工智能”……这些明确信号将进一步提升酒企的科技含量,为其现代化转型提供充沛动能。
其三是产品力升维。面临消费趋势变化、市场竞争激烈、渠道变革、库存压力等困境,产品力仍是酒企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洋河、古今贡酒、迎驾贡酒、舍得酒业等酒企在“开年第一会”中,皆传递出了强化产品力的信号,旨在把握品质升级对市场格局的重塑力。
酒企的共同关注点标志着行业发展的趋向:在行业面临库存压力与消费升级需求的剪刀差挑战下,那些能在价值、创新与品质三个维度建立竞争优势的企业,将对成功穿越周期有更为充足的准备。
当"开年第一会"的战略部署逐步落地,中国白酒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的新周期路径愈发清晰。在2025这个特殊年份,酒企的战略选择不仅决定着自身发展轨迹,更将影响中国白酒在当前环境下的破局进程。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