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仰韶文化大典》丛书编纂出版专家论证会在京圆满召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仁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曹兵武,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导、研究员赵春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戴向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袁广阔,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陶寺遗址考古队领队高江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导袁晓茹,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李久昌等专家学者受邀参会。会议由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鸿星主持。
《仰韶文化大典》是由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策划,旨在全面揭示仰韶文化发展脉络,全面阐释仰韶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的“大百科式”鸿篇巨著。大典计划全面涵盖仰韶文化的学术史、文献资料、发掘成果等多个方面,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与严谨的学术论述,力求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仰韶文化。通过加大仰韶文化考古阐释,成果出版,宣传推广,在阐明中华文明起源,讲解中国大河文明特质,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彰显中华文明历史价值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等诸方面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
首先,杨鸿星主任介绍了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基本情况,表达了编纂出版《仰韶文化大典》的决心。中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重点出版工程办公室主任张前进,详细介绍了《仰韶文化大典》的编纂思路、框架结构、出版路径等。与会专家依次发言,针对仰韶文化大典的编纂,从内容、体例、路径、实施步骤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仰韶文化大典》的内容选材、学术规范、受众定位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一致认为《大典》的编篡是推动仰韶文化研究的大事、好事,同时也是一件难事,《大典》定位宏大,立意高远,特别是通述部分,既要有庞大的资料支撑、也要充分彰显学术研究高度和时间跨度。专家同时指出,《大典》还需完善撰写内容、章节结构、补充最新研究数据、统一体例文风等。
杨鸿星主任表示,十分感谢专家们对仰韶文化研究一如既往的执着和艰辛的努力。作为仰韶文化的发现地、命名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作为仰韶文化联盟的倡议者和发起人,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为仰韶文化的弘扬传承竭尽绵薄之力,虔敬仰韶文化,礼赞考古学者,编撰《仰韶文化大典》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论证会的成功举行,为《仰韶文化大典》的编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套丛书真正能够成为展现仰韶文化魅力、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成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后续,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与出版社编辑团队,将在《大典》总编委会的具体指导下,充分联动各方力量,全力推进丛书的高质量编辑工作,争取早日与读者见面,实现《仰韶文化大典》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