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醋发展还需依靠深海战略
在08年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倡导健康概念的饮品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饮品市场,其中又以果醋企业为一大亮点,当然其中也不乏很多缺少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跟风之作。果醋,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在这片充满着利润和诱惑的未知市场,在缺少恶性竞争和创新的商业战略得以实施的空间中,企业争先恐后,试图分得一杯羹……
蓝海战略之所以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在它描绘的全新图景中,出现的是一种没有对手竞争的理想化局面。换言之,很多企业之所以想创建蓝海,骨子里不仅有对于利润的渴望,同时还有对于竞争的惧怕。现实中的企业,生存环境的确异常残酷,你不断地看到您的竞争对手想把你从地图上驱逐出局。但刻意躲避竞争不仅不现实,而且不足取,它会让企业付出“软骨病”的高昂代价。一旦“蓝海”再度变成“红海”,企业遭遇针锋相对的竞争对垒,必然会出现溃不成军的局面。
这种“蓝海”文化是一种苍蝇型文化,总结苍蝇的特点,大致为:1、对异味敏感2、哄抢扎堆3、跟风。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这种叫苍蝇的动物没有人喜欢,可在很多企业里却有很多苍蝇的习性和文化存在着。“蓝海”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用灵敏的嗅觉去找或香或臭的东西,蜂拥而上呼啸而去,这就是苍蝇为什么一辈子都是“寄生”虫的原因,做苍蝇型企业也就是没有“固定品牌资产”的企业。
其实,“蓝海病”是一种“软骨病”。众多企业寄予厚望的蓝海战略,如今在全球的确热得烫手。但让人震惊的真相是,蓝海战略在全球发达国家中的顶级企业中,仅仅只是得到了很好的印象分,那些声明显赫的企业最终都在蓝海战略面前选择了克制,最信奉蓝海战略的韩国三星、现代等,现在倒是停滞不前了。
所以: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是通过面对残酷的现实为起点,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蓝海”梦也只是乌托邦。食品行业是一个没那么多“蓝海”的领域,原因很显而易见,在中国市场,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科技含量太低,原料优势壁垒等等太容易被打破。
首先,发现一个“蓝海”就实属不易。 “果醋蓝海”更是遭了殃的重灾区,三村五店十里百家,成了汪洋价格战的海洋。假“蓝海”泛滥就是今天食品界的真相。
其次,守住一个“蓝海”更不现实。“模仿跟风,后发制人”是中国很多企业的传统,许多企业在绞尽脑汁之后,仍觉得找一家行业的领导者然后跟着他们的“尾灯”前进,一定会坐收渔利。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现在的任何一个食品行业,总有一两个领航者在前面被人跟随,后面成千上万的、毫无秩序的、鱼龙混杂的、乌烟璋气的……
所以,对于门槛进入非常低的食品行业,永远没有理想化的无竞争蓝海市场,只有跑得更快排在更靠前,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少吸收些行业尾气。
今天的食品企业,应该转战“深海”,不做苍蝇做海龙。相比之下,“深海”战略更值得思考。“深海”战略就是深挖自己的领海海域,在海平线下设制自己的海沟防线,让外海的鲨鱼游不进来,一进来就有“怪风”和“漩流”对抗它,这才是成功企业的成功秘密。
事实上,食品企业铸就“深海”的机遇在于打造核心模式,加强核心竞争力,做好防火墙,设置壁垒,防止强敌进入。“核心竞争力”这一关键词生命力如此久远的原因在于:惟有成功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会有持久的发展,也才可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市场竞争绝不是温情的游戏,企业若想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就需要做好被人攻击和攻击别人的准备。
同时,“深海”战略对于中小企业的普遍战略意义更大,这是一种资源集中战略。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天然生就,它既可以是“软”的,比如卓然突出的服务,也可以是“硬”的,比如掌控了不可替代的能源或原料。对于企业来说,最应该牢记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发现这个差异性的战略资源,然后就牢牢攥住它,并给它一个不断探索、沉淀、确立、维护和增值创新的过程,形成你的“深海”防鲨网。
愿我们的企业能够忘却不切实现的蓝海梦,而是立足现实,在自己的深海中成长为一条可以一飞冲天的真正巨龙。